心理咨询门内和门外,所见有何不同?(1879研习社回顾)

2018-07-31 19:21:47681

各位朋友,伙伴们,大家晚上好:

我是今天1879研习社,第11期微课分享人,我叫冯羽林,是成功之道公司1879计划的一名工作人员,在1879工作近三年。一直在幕后工作,今天第一次开讲,当我拟出这个题目时,觉得会是个好的选题,但当我开始准备内容时,才知道给自己挖了一个多么大的坑,内容广泛不易聚焦且不说,还跨越“门外”和“门内”两个领域,很显然,其实我更多接触的是“门内”,关于“门外”,也是听同行说起,或者自己身边经历过一些,的确没有经过调查,所以,今天大概代表不了行业外的朋友了。

而我现在又不是一个专职的心理咨询从业者,而是一个心理咨询课程运营者,所以,我似乎也代表不了行业内的朋友。这下就有点尴尬了。业内业外,我似乎都没有足够的发言权。

所以这样好了,我将以一个行业内旁观者的角度,分享我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想、所感。更多的是呈现行业内所见,朋友们可以对比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,自行跟之前的认知做一个比较和判断,完成今天的主题“心理咨询门内和门外,所见有何不同”,其中最后的“有何不同”这一环节。今天的分享,是一种聊天,而非上课,重在信息的交流,非常期待得到回馈,也期待听到大家的声音。

首先,我想分享关于心理咨询,我都看到了什么。我如何从眼里盯着“原生家庭”,到看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心理咨询的一些整体状况。

我是2015年考取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,作为一个文艺青年,首先是从微博微信开始了解到像武志红老师这样的文采斐然的作家,认知里被深深地打上了“原生家庭”、“中国式父母”这样的烙印,再就接触到精神分析流派的、各路著书立说发表演讲做培训的大咖,像曾奇峰老师、施琪嘉老师、丛中老师等,紧接着又接触到沙盘这个疗法,了解到荣格、心理分析,及这一流派的国内大咖,随着逐渐扩大了解范围,又了解到催眠似乎也是咨询师必备技能,又听说了萨提亚,好像效果也挺神奇,名字也好听,具有异域色彩,于是萨提亚在我心中也无比神圣,就这样,怀着激动和迷茫,有点不知所措,不知道该从何学起。

现在回过头来看,深切感受到市场营销果然跟专业领域有所区别,几大流派中,除了精神分析,其他在专业里属于主流的流派,如认知行为、存在人本、社会建构、后现代,这些倒是在后来才了解到的。才知道,市场流行的技术和工作坊,未必是专业领域里最主流的,也不见得是最重要的。精神分析也有各种分支,新精神分析也在发生迭代,重心从个体的潜意识,转移到讨论人际关系,而萨提亚不过是家庭治疗的一个小小的分支。

作为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文艺青年,我之前非常相信自己主观的判断,所以,我用了很长的时间,来拔掉脑海中先入为主的那些标签,在拔掉之前,我的内在认知在打架,我也认为原生家庭会影响人的一生,也觉得精神分析式的深挖,有其必要性,如果不找到根源,一个人怎么可能好得完整?这些疑惑伴随我来到1879。

到1879工作一年多后,我才慢慢认识到原来心理咨询不是尽情去分析过去就好,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当下的适应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性。追根溯源找症结是有用的,有利于深刻了解来访者,也有利于建立咨访关系,但不是最重要的。心理咨询是一个系统工作,需要系统理论的支撑。

如果说心理咨询系统学习是一棵树的话,其他技术和流派,就是挂在树上的果子。

在1879两年多后,我的认知进一步扩展,能够把市面上看到的任何一个课程,看到简介之后,可以放到一个咨询师系统发展的框架里衡量,大致知道这是哪个阶段该学习的课程,可以学到什么程度,可以补充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,可以解决来访者哪方面的问题。

甚至说,到现在,可以进行一些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了,开始延展到对体制的关注和思考。

像美国的心理咨询师制度,各个州虽标准有所不同,但至少也是硕士学位才能考取执照,美国心理咨询师学会是心理学会的一个分支,美国的心理咨询有被纳入医保,且民众接受程度高,像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,咨询师所要做的不是大力宣传让来访者来咨询,而是要尽快让他们咨询结束,好把旧的来犯者送走,便于接待下一批。

至于台湾地区的情况,因为听1879计划总督导廖凤池教授讲得比较多,也就了解得更多,咨询师是硕士学位加一年全职实习,才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,归属行业学会管理,同时执业咨询师要到所在地的行业公会去登记报道。从相关体制建设看,台湾地区规定学校要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,经社工筛查有需要的学生,要转介至心理咨询师处接受咨询,这样形成一个三级联动的机制,来全方位地保证学生心理健康;同时社会局或法院,会强制让一些人接受心理咨询,而且是政府买单,所以台湾有大量研究“非自愿个案”的论文,台湾地区还有《心理师法》来对行业进行管理。从这些方面,我们看到的,是整个体制的系统运作,而非单一的市场化的单打独斗。

相比较而言,大陆就起步就比较晚了,法律上只有“精神卫生法”短短几句话,限定心理咨询师不能在医院执业,现在连考证都取消了,不过,总的趋势看来,一定是国家在规划更严格门槛更高的准入标准和制度,不久的将来会做公布并实施。

以上是我分享的第一点,我看到的关于心理咨询的一些状况,以及我的认知改变的过程。

第二,我想分享的是,为什么学习心理咨询,最好是接收系统学习和训练,系统学习的好处是什么?

之所以能提炼出这一点,我得感谢1879计划的同学们,我在陪同廖凤池教授复审的过程中,当同学们被问到“为什么要加入1879计划”时,听到最多的回答是:“我想要进行系统的学习,想要夯实基础,打牢地基,这样建起来的大厦才稳固。”

可偏偏精神分析才是看起来最火的呀,而且精神分析够深刻,都要了解潜意识了,难道还不够好吗?这是我个人在很长时间里的一个困惑,虽然我也没实质性地感觉到精神分析的好,也隐隐觉得哪里不对,但就是说不出来,也找不到合理的理由来反对。我对精神分析很火这一现象本身很感兴趣,它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咨询师,一定有其原因,对此我思考了很久。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。不知道我的思考结果是否科学合理,我想也不妨分享一下,以便抛砖引玉,引发大家一起来讨论。

精神分析首先是在文艺界盛行起来的,弗洛伊德对文艺界影响太大了,他开创的“潜意识”这个词,石破天惊般让各路画家、文学家、艺术家开了眼,纷纷创作各种跟潜意识相关的作品。

我接触的大陆的文艺作品中,最早提及弗洛伊德的是1989年拍摄的电影《顽主》,王朔编剧,张国立、葛优、梁田主演,这三个不干正经事的青年,接一些稀奇古怪的活儿,比如陪人聊天,剧中有个女文艺青年,葛优跟她聊不下去了,赶紧打电话回公司求救,电话那头张国立给他支招儿:“跟她聊弗洛伊德,跟她聊潜意识……”

回到现在,精神分析流派的那帮大咖,曾奇峰老师、施琪嘉老师、丛中老师,等等,个顶个地能讲会写,无不带些文艺色彩,写出的文章说出的金句做出的演讲,具有很高的传播属性,深受广大早早觉悟的文艺青年的喜爱,而真正以学术范儿来钻研精神分析的专家,有许又新许老,车文博教授等,相对偏少。精深分析也传播时间比较长了,像中德班已经落地中国21年了。长期的耕耘必有其影响力,这是必然的。

从精神分析的适用范围看,精神分析着力点很深,是要去修正人格,适用于精神疾病患者,中德班落地中国时,都是甄选精神科大夫去学习。所以,它的适用范围其实是相对狭窄的,而经常性的,精神分析动辄讨论文化、社会现象、集体人格这些较为务虚的层面。而实际上,大多数的普通人的烦恼、痛苦、纠结,其严重程度远远到不了要去改变人格的地步。这时候,需要的是精神分析以后发展起来的流派,以正常人的发展性问题为导向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。

从传播属性看,系统性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能,由于说出来没什么令人耳目一新、如醍醐灌顶的名言警句,在市场传播中,相对处于劣势。而真正在学习这一套系统知识的咨询师——各种学习都还忙不过来呢,学习还蛮枯燥,要看书,要做个案,个案要录音,把录音转成文字逐字稿,逐字稿要被逐字逐句讨论——有没有被扒光光让人欣赏的感觉?还要接受来自同学的点评,最后要接受专家的督导。这整个过程下来,一点都不浪漫,也不文艺,倒像是演算数学题算式,有板有眼,章法颇多。

在概念化和进阶干预的课堂演练中,还会给演练现场录像,并当场播放出来,接受督导,老师会挑出一些镜头来,询问学员,比如其中一次是,老师问扮演咨询师的学员,说:“我注意到你说到这里的时候,手扶了下眼镜,你当时在想什么?”扮演咨询师的同学老老实实回答:“我当时脑中一片空白,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”

这样的情况下,怎么还浪漫得起来,怎么还抒发得起来?天然地这一群咨询师就是实干家,实干大过言传。要坐在那儿做咨询的时候,才伤害得了其他未经如此苛刻训练的咨询师,平常是看不出来的。蛮有点可惜。

曾经我们的同学去一个三甲医院,跟随一个精神分析流派的一线大咖实习,大咖对学员的反馈是说:“很稳,来访者说什么,都接得住。”我们也间接得知,其实学员对这位精神分析流派专家的反馈是,比较权威,比较将人限定在精神分析一条路子上,不够开放和多元。”

所以,为了整合式流派咨询师能够打造出知名度,1879研习社还任重道远,还需要发出更多的声音,做更多的内在价值呈现,让大众知道我们是如何训练的,又是怎么做咨询的。

第二点说了这么说,还未说到为什么要进行系统培训,下面就开始说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训练。

首先,人是多种多样的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,每一个来访者的问题都自有成因,都可能是复杂的。有的可能生理层面因素居多,有的可能心理层面因素居多,有的可能现实因素居多,心理因素方面上,又有可能是情绪被卡住无法表达,有的是认知比较固执缺乏弹性导致,有的是无法行动,方方面面的原因,都有可能。

首先,1879的系统学习是从心理学的基础开始:生理心理学、发展心理学、人格心理学、社会心理学、文化心理学、心理测量学等等,这些心理学基础会解释人的各种规律,并解释人类各种问题大致的成因,是理解来访者的很好的参考体系。咨询师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参考体系,就比较容易给来访者做基本的判断,咨询起来就比较不容易盲目,更能够有的放矢。

我个人觉得这一部分非常重要,我们有了这么多的维度来理解人之后,会比较容易理解一个人的优缺点,会比较多元地理解人,接纳人,而不是将世界上的人归为两类:一类是跟我一样的,一类是跟我不一样的,其中跟我一样的都是正常人,跟我不一样的都不正常,也搞不懂他们。“搞得懂人”是心理咨询师的一项基本功,要想搞得懂,就需要先把人的基本规律、基本分类搞懂。这是其一。

其二,就是要学习关于心理咨询的基础:心理咨询概论、心理咨询伦理、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、心理咨询研究等,这些就具体到了心理咨询的领域,相比心理学基础就更深入和聚焦了。伦理会划定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及行业准则,心理咨询概论是给到一个有关心理咨询流派的地图,精神分析也不过是这张地图上的一条发源比较早的路,而不是全部,测验会给到一些通用的已经验证有效的测量工具去了解来访者。

在这里想要举一个例子来说明:浮在水里的人,他之所以能浮起来,靠的不是紧贴皮肤的水的浮力,而是远离皮肤的水的浮力将他托起。心理咨询也是这道理,真正产生深层影响力的,不是单靠眼下用的技术,而是技术背后深厚的学理的积淀,这些积淀就来自于心理学基础、心理咨询基础、伦理,以及各大心理咨询流派对人性的基本假设。

第三,有了心理学基础和心理咨询基础的学习,就开始进入主要流派的学习了:有心理动力、存在人本、认知行为、社会建构等,不同的流派都给到一个视角来理解人,并对问题做解释、判断和干预。在医学就叫诊断和治疗,在心理咨询就叫做个案概念化和进阶干预。

第四,在1879计划的课程设置里,除了以上的心理学基础、心理咨询基础、基本流派的理论和技术,还有实际应用领域的学习。比如职涯规划、游戏治疗、青少年问题与辅导、家庭治疗、学习问题诊断与咨询、自杀防治与危机干预等,这样的课程有13门,而每一门课程,又都是对理论的整合,以及有着非常容易上手的操作技术,让人知其然,也知其所以然。

第五,以上学习的部分,我想顶多也就占到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二,其余三分之一课程是团体课程、见习实习课程、包括基本咨询技术、个案概念化技术、心理咨询的开设与经营,以及见习实习和督导,是真正开始实践运用的训练,是训练咨询师跟来访者面对面工作的过程。

所以,以上整个系统走一圈下来,学员的视野是开阔的,思考的维度是丰富的,不会局限于某一个理论或技术,真正开启一条可以兼收并蓄的学习之路。而受过系统训练的学员,往往都会有一种新的感慨:还要继续学习,不知道的还是太多。

大概人的认知就像一个圆圈,圆圈里是已知的部分,圆圈外是未知的部分,圆圈越小,已知部分越少,与外界接触的周长就越小,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也越少;相反的,圆圈越大,已知越多,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就越多。可见是所知越多,未知也越多。

举这个例子,不是想要引发知识焦虑感,或者想促使大家都来报名1879吧,或者学完1879计划再继续学其他进阶课程,而是想说,咨询师心中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,心中就会谦卑,开展咨询咨询工作时就会小心谨慎,心中有敬畏,敬畏来访者的独特性,敬畏人的多元性,敬畏专业,敬畏这个行业,这是一种非常难得而可贵的品质,对于行业发展,对于来访者的福祉,对于自己的成长,都是非常有益的。曾经台湾师范大学林家兴教授在《异常行为的特征与干预》课程上,就跟同学们说:“你们来学1879,是来访者的福气。”

不是说每一位咨询师都要参加1879来学习,学习的渠道非常多,我在这里还要想表达的是,在整个市场的大环境下,我们要为经过系统训练的咨询师发声,要对大众做一个普及,做一个市场教育,要让更多人知道,经过系统培训的咨询师,他们的功底扎实,他们能够充分尊重和接纳来访者,技术娴熟而不着痕迹,同时还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的问题。其实行业的发展与蓬勃,大部分是要靠这一类咨询师支撑起来的,因为他们的工作对象,占来访者的绝大多数,这也是国际趋势,是其他先进国家和地区,经过发展和验证的,必然会形成这样的模式。如果单单靠某一流派,靠几种技术来支撑行业,那是剑走偏锋,也容易阴沟翻船。

以上是我对咨询师为什么要系统学习分享的一些感受。

第三,我想分享的是这一群学员和老师,他们在工作学习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。

关于老师,因为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台湾地区高校聘来的教授,都有博士学位,相当部分是博士生导师,学术修养、临床实践和教育能力都非常出色,又非常有个人风范和魅力。他们的相同点是非常温文尔雅,说话语气都很和缓,彬彬有礼,工作人员跟他们打交道,他们都很有礼貌,感谢不断。老师们非常守时,着装简单朴素而正式,职业形象非常好。在生活方面,每次点餐,他们都交代说少点一些,简单就好,都偏爱素食,不辣少油,食量也少。我们幕后工作人员看到教授们在生活上非常克制,也非常自律,就会天然地产生信任感,觉得他们会对教学认真负责,一定会倾囊相授。

教学过程中,老师们除了深入浅出进行讲解,还都非常敏锐,尽力关注到每一位学员的反应,对每一个反馈都会及时回应。课堂里看不到权威,看不到专家的架势,整个课堂的视野非常开阔,坚决不搞个人崇拜,但同学们心服口服,心里越发敬佩。可以说,每一上课都是一次精神盛宴。

在这样共同的气质之下,各个老师又风格不一,各有独特的魅力,像廖凤池教授就非常严格,该做的要求和学习的标准,一点都不会让步,比如提交的实习历程报告,每一位同学每个月都要提交一次,实习期限是3-6个月,廖老师都都会一一过目,不合格的都会打回去重新写,当然了,廖老师也非常幽默风趣,课堂爆笑不断也是很常见的。像林家兴教授,说话比廖老师还慢还轻柔,非常儒雅温和,但从个案督导来看,心中非常有大智慧有大谋略,同学评价说,林教授就像一座山,稳稳的,山里埋着很多宝藏。

这里还想举一些例子,在1879计划的教学过程当中,细致、精致是专业系统之外,另一个极大的特点,老师们也将具体化技术用到极致,拒绝模糊、含混、概念的移花接木偷梁换柱,在解答学员疑问时,反复澄清各种细节,比如最近的一次在线答疑中,有同学问:“游戏治疗中,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如何把握平衡?”对于这样一个问题,答疑的蔡丽芳老师就会追问:所谓的把握平衡是什么?紧接着就追问:你的团体目标是什么?再深入进去,又问:如果依照团体目标,去设置一个团体辅导方案,或者团体游戏治疗方案,我们就要问我的方案是为谁设计……等等,这样一路深入下去,在我听来,这不仅仅是对一个疑问的解答,不仅仅是一次督导,而是教给我们一种思路,在下次做团体方案组织团体活动时,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去思考,并作出相应的设计,来满足相应的活动目标。

正是这样的训练,看起来不温不火,但细细考究来,内里是有很多暗劲儿的,是专家深厚的学术功底,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发挥作用。对于一个初学者、新手,这样的训练尤其重要。

同时,在认知和观念上,心中已装有一张心理咨询完整的地图,并且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,这会让学员后劲儿很足,有了这些积淀,再去新学一个内容时,就会拿三年来已经建构好的有血有肉的系统框架与新知识交汇、碰撞,这样领会得会非常深入,收获也会非常巨大。相反的,如果没有三年的功底直接学习工作坊或某一个理论技术,可以断言,跟课程本身的价值相比,能够有两三成的收获,就算是不错了。

这里我要做一个比喻:学习武功,在行家眼里,是有明劲儿、暗劲儿、化劲儿三个层次。明劲儿就是猛打,看起来十分凶猛,但往往会被高手躲避开,一一化解掉;暗劲儿就用到了内功,以柔带刚,刚柔并济;化劲儿是自己不主动使劲儿,而是看准对方的攻势,借力打力。

其实心理咨询也同样如此,一开始,要一招一式地学习,等到基本功扎实后,基本的咨询技术娴熟后,能够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、形成工作同盟后,就要开始发发挥一些暗劲儿,对来访者有一些面质和挑战,去扰动他旧有的适应不良的思考方式、人际互动方式,去影响他主动思考自己,改变自己。这是暗劲儿。

至于化劲儿,因为还没有切实的体会,所以不知道怎么描述,但应该是有看到过什么叫做化劲儿。有时候廖老师现场示范做个案,可以看到他亦步亦趋,紧贴着来访者的表达和思路,听得多说得少,说的也都不是新的词汇,都是从来访者的话语里摘出来的,更没有任何的专业名词,看着好像是兜圈子,但慢慢的,老师顺着来访者的话语方向,几个小小的问题一问,就感觉到来访者从一开始情绪纠结、内心绷紧的状态,慢慢松懈下来,眉头舒展,脸上开始有了笑容。

见到这样的效果,同学们无不目瞪口呆,心悦诚服,看起来风平浪静,却如此酣畅淋漓,其实这样的观摩,除了学习,也是一种享受,你会看到真正的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典范,心中暗暗树立一个目标:我也要像这样。不管达不达得到,不管要多久才能实现,人内心有目标,总归是一个好事,也是一件幸福的事,同时也会聚焦精力和能量去奋斗,这整个过程本身,其实就是生命意义的体现,这个中味道,也是人一生的财富。

刚才分享了关于老师的所见所闻所感,接下来想聊聊关于同学。

我看到的1879的同学们,我想我并不能代表他们的全部体会,我也只不过有几次课程能够跟大家一起学习,同学深入的程度更加深入,学习的课程更加丰富,像首期班同学,已经完整地走过一轮,这些都是我不曾体验到的。作为工作人员,看到同学一点点的进步和收获,幸福感爆棚。

我很佩服1879的同学,他们克服非常多的困难,坚持三年之久,投入到这样长程的系统的学习中,不得不说,如果背后没有情怀支撑,很难形成这么强烈的动机。同学们也非常珍惜每次上课的机会,上课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讨论认真演练,下课围着老师问问题,课后组成小团体进行个案讨论,回家又在微信群里讨论。他们的毕业感言总提到说,不仅仅学到真本事,更收获了友谊,找到了一生一路同行的伙伴,以后不再孤单。想想看,遇到问题可以讨论,这对于咨询师来说,都是必须要有的社会关系,直接关系接案实践的质量与深度。在这里,还可以预约到资深的督导保驾护航。同时,作为主办方,成功之道还会在市场运营、口碑打造、品牌建设、信息平台等需要大规模调动人力和资源的方面做出巨大的投入,系统地规划和推动1879。我在其中,能为这样的事业发挥一己之力,想想也是蛮幸福的事情!

有时候我也还会想,1879这样的系统课程,方方面面都是公开的,怕不怕被复制?后来仔细一想,基本不大可能,首先组织运营方面,跟高校相比,培训机构占有灵活、反应快的优势,中国心理学会标准委直接授权,就可以开始构建系统框架,就可以开始招收学员,高校因为在体制内,各种操作受流程制约,加上历史遗留的原因,教授们偏心理学研究居多,心理咨询领域的师资并不多,所以一时也难以形成学历教育领域,也就是高校,能够大规模胜任心理咨询系统专业教育的理想局面,这是我们主办方的优势。

其次,1879计划的课表也公布出来了,攒一门课程也比较容易,不怕被复制吗?对此,我的理解是,攒课容易,但师资难求,1879如此优质的师资,不是说其他机构请不起某一位教授,但如此大规模地从全台湾地区聘请,师资规格高过台湾任何一个高校的研究生院,背后的教务、学务、后勤、行政系统的支撑,这是一整套运营系统,这是在线教育机构不能支撑的,其他地面培训机构,因为没有这样一个配套的系统来服务于教学,也没有围绕一个教育理念,而持续三年地去运营一个班级,所以也也很难胜任。

而且,从市场角度来说,1879已在咨询师继续教育系统培训这个领域抢占先机,其课程架构即便可以被复制,但1879计划已经运营到的深度,以及已有的口碑和品牌,是其他任何机构都无法企及的。

虽然我们也做得还不够好,工作时有纰漏,但基于心中有信心,觉得这是一份事业而非一份谋生的工作,我们会不断努力让1879发展得更好,让更多的咨询师受益,同时也是让更多的来访者受益。

第四,想分享关于1879研习社的一些想法

近几期的1879研习社的讲师是我在联系并跟他们做前期的沟通,在这样的过程中,逐渐积累感觉,产生第一手的经验,想要摸索出一些路径和形式,通过微课或者更多的形式,加强行业内信息的交流和沟通,也想借此增强心理咨询在大众及所有心理学爱好者认知中的活性。

我们通过10次的微课运营,定位几经修改:一开始是“各行各业的心理咨询”,后来改成“普及心理咨询,推广心理健康服务”,觉得不太对,这是我们要做什么,而不是1879研习社是什么,再到“聚焦心理咨询的专业学习和成功运营”,听起来很不错,既专业又成功,但仔细一想又不对了,“专业”和“成功”会限制选题方向和内容,不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嘛?其实走的弯路也是可以分享的啊,可以为听者提供前车之鉴,所以,干脆定位于“聚焦心理咨询的学习和运营”,围绕一个中心,可以展开N多基本点,话题众多,希望每一次分享都能从一个点切入,对心理咨询的某一个具体的话题进行展开,形成一种分享和讨论的氛围,产生一种持续的活性,来扰动心理咨询行业,让外界尤其是其他行业更多人了解到——原来心理咨询是在做这些事情,原来心理咨询师是这么工作的。

有更多的发声,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话语权,也就会有更大的市场。在这里补充一个我观察到的现象,就是凡是经营得非常好的心理咨询机构,尤其我们1879计划同学的一些机构,在学好专业的前提下,具备留住来访者并且能够产生好的口碑的前提下,无不经常会对自己的专业进行展示和无形的宣传,每一次上课,每看一本书,每一次讲座,其实都是一个机会去呈现自己的专业能力,拍拍照,拟一些文字,发发朋友圈,日积月累,大家就会产生一种跟这个咨询师强相关的认知:噢,原来他是心理咨询师,原来心理咨询师是这样工作的,原来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,而且这位咨询师看起来还不错,经常学习,蛮专业的。这也是上一次1879研习社微课直播中,杨小舟老师的观点,我深深认同,也再次强调。

五、结语

最后我想以廖老师在复审中经常跟学员讨论的问题,拿出来做个小结,这些问题,我们可以经常拿出来问自己:

学习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什么?

心理咨询为什么会吸引到你?

你认为心理咨询是怎么开展工作的?

人生当中有碰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吗?

现在回过头来看,如何看到当时发生的事情?会有什么感受和想法?

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(主要指人格特质)适合做心理咨询师?

觉得自己有什么劣势限制(主要指人格特质)做心理咨询师?

如果你觉得自己对这些问题有过思考,不论思考结果怎样,说明你其实的确蛮适合做心理咨询师,接下来就是学习,学习好了应用,应用好了就传播,这个行业是大家的,也要靠大家一起来拉动。

这是一个可以让人受益终身的职业,在1879的学习的收获,也会是多方面的,像我,即便没有亲自做很多的个案,但观念上,从一开始紧盯原生家庭不放,到现在我心中有一个地图和框架,就好像海盗拿到了藏宝图,虽然还没直接拥有宝藏,但知道如果需要的话,上哪儿去挖,这会让人觉得踏实,也会有信心。

同时,学习也会改进家庭关系,像大师兄张晶老师就说过:“学1879,把孩子教育明白了,就赚回本钱了。”我现在在教育孩子时就不焦虑了,要知道早期我可是按书养孩子的典型,书上各种观点相互矛盾,让我惶惶然不知所措。现在深度接触1879,以及公司其他的项目,知道孩子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,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,哪些是可以放手的,哪些是不用着急去推动的,这样就会张弛有度。

比如情绪管理和生命教育,其实对孩子非常重要,她会受益终身的,我就会有意识地去引导,渗透于无形。我女儿7岁,有一次跟一个6岁的妹妹玩儿,她们讨论到最珍贵东西,我女儿说:“你知道吗,最珍贵的是我们的生命。”这是我无意中顺着某次讲故事说的,她记住了,妹妹的妈妈频频点头,我能感受到这位妈妈会很放心甚至很期待让她孩子跟我女儿玩儿,这也是孩子的社交资本。

比如有一次带孩子跟朋友家的孩子玩儿,孩子们第一次见面,见面前,我女儿说:“哎呀,我都不认识他们,好紧张,不敢跟他们打招呼。我只能先默默地帮助他们,等熟悉了之后,再打招呼,做自我介绍,再在一起玩儿。”我深以为然,同时也觉得放心,这些技巧,甚至说这样去想问题的意识,会伴随她一生,让她终生受益。家长也会因为知道孩子有这样的能力储备,从而敢于去放手,这样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。

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感受,希望会给到大家一些参考。

好了,今天分享到此结束。如果有什么疑问,您觉得是我可以作答的,不妨提出来,能回答的我就回答了,回答不好的,这些问题也会促使我进一步去思考,或者拿去询问专家,很有价值的内容也会公布在1879计划公众号上,大家可以关注。

谢谢大家来听我的分享,非常荣幸,祝福大家学习愉快。